备受争议的汽车全隐藏式车门外把手可能真的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工信部从近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的强制性新国标《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规定,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且每个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 60 mm×20 mm×25 mm。


业内人士称,如果该国标正式实施,将意味着全隐藏式车门外把手将全面退出市场。





如果你问一位用车多年的老司机,汽车上有哪些不合理设计?大概率他会列出一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功能或布局,其中,近几年风靡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全隐藏式门把手就是其中的“代表”。


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目前舟山在售的车型中采用全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的并不少,其中不乏诸如蔚来、小鹏、领克等热门车型。





为何要叫停“隐藏式门把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文件显然来自于车主和用户的反馈,其中总结了四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背后都是真实的事故甚至“血的代价”。



断电失效

碰撞或火灾时电路中断,车门无法电动弹出,延误逃生和救援;



操作迷惑

不同品牌开门方式五花八门



维修成本高

更换隐藏式把手价格是传统把手的数倍;



极端环境失灵

北方冬季门把手易冻结。







新国标写了什么?

这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强制性新国标《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规定,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要求》特别明确,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 60 mm×20 mm×25 mm。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规定相当于明确禁止了“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的设计。




《要求》也规定,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且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该车内把手释放门锁并开启车门。若装备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应同时配备具有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作为机械应急车门内把手。


除直柄式与环式之外的机械式车门内把手,以及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应配置符合相关要求的提示标志,要能够清晰表明车门内把手的位置,并确保夜间等阴暗情况下清晰可见,同时在该提示标志旁边还应增加开启方式的说明。





何时实施?

业内人士分析,《要求》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了车门把手的结构型式,将有效解决全隐藏式电动门把手操作不便、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至于这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时间,起草组建议的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同时还建议设定一定的过渡期,其中自标准实施之日起的第7个月,应满足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自标准实施之日起第19个月(2028年7月1日),应满足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


来源:竞舟新闻


本文由大舟山网友上传并发布,大舟山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舟山立场。如有异议请点击右侧“举报”。

举报
展示全文
异性圈子小?2025想脱单?戳“找对象”,同城交友,快速选择,岛城海量帅哥美女全在这!帮你找到理想对象!

找对象   717阅读   1评论

全网吐槽!国家出手!这次可能真的要取消了!